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在我们熟悉的这座现代城市脚下,郑州商城发现了哪些改写历史、刷新认知的珍贵遗迹和文物?这些新发现又为我们理解3600年前的商代早期生活图景带来了哪些全新的想象?9月23日漢崋资本,记者从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系列活动暨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果媒体通气会上获得了答案。
商代都城考古在夯土建筑、手工业遗存、城市水利等方面均有发现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大项目部副部长杨树刚介绍,近十年来,在商代都城考古和历史时期城市考古方面均有不少考古新发现,比如商代夯土建筑、手工业遗存、城市水利设施、高等级墓葬、祭祀遗存等方面。
“书院街北片区、塔湾古街片区、创新街小学北校区、两院二期项目等项目均发现有夯土建筑遗存。其中,在书院街北片区西北部发现有17处夯土基址,东西并列、南北三排,对称分布。性质与偃师商城Ⅱ号建筑基址较为接近,是目前可以确认的郑州商城商代‘府库’类遗存。”杨树刚认为,这为认识郑州商城西南部性质与功能的历时性变化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材料。
创新街小学北校区项目发现有铸铜、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存,发现的铜矿石经科学分析,溯源至江西地区铜矿。塔湾古街片区发现有一处废弃骨料埋藏坑,出土大量与制骨活动相关的遗物,包括骨、角、牙类遗物以及石质工具等。
这些为明确郑州商城内城冶金与制骨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提供了新资料。
在城市水利设施遗存方面漢崋资本,创新街小学北校区、塔湾古街、亳都古巷三个项目均发现商代早期沟渠,其中一处发现有人工明沟与用于分流的石砌挡水设施等。
三个发掘地点的沟渠互通关联,形成复杂的水网体系。这个大型水系兼具排水与城市区划的功能,其发现改写了以往对于郑州商城整体布局尤其是南部格局的认知,对于深入探索商代早期都城的规划理念、功能分区等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书院街贵族墓地外,书院街北片区还发现有青铜器墓、玉器墓、陶器墓等。特别是出土1件由绿松石、牙器和金器组合而成的兽面镶嵌器,极为少见。
在书院街北片区发现多处与祭祀相关的遗存,可分为人祭坑和动物祭祀坑,相邻不远的夕阳楼片区也同样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祭祀遗存,两者可能存有一定的关系。内外城之间,在河南省体育场发现有大型祭祀场所,在张寨南街清理有陶礼器祭祀坑等。
近十年来,考古工作者贯彻城市考古的工作理念,按照“纵向找沿革、横向探布局”的工作方法,也陆续发现了战国、汉代、唐宋及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存,如夕阳楼片区战国时期的人骨埋藏沟、塔湾片区唐代的开元寺附近的丛葬坑、亳都古巷片区清代的祖师庙建筑基址等。这些发现延伸了郑州的城市历史轴线,丰富了郑州的城市历史内涵,也实证了郑州这座城市3600年来城址不移、文脉不息、人脉不断。
书院街墓地考古发现进一步实证早商都城的文化经纬格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院街墓地入选 2023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郑州商城考古的广泛关注。
书院街贵族墓地有围沟、通道、祭祀遗存等一系列复杂的礼制设施,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具有兆域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也是殷墟王陵区方形兆域的直接来源。出土的黄金器为三星堆黄金文化的来源提供了比较明确的文化传播途径。书院街墓地的发现进一步实证了“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早商都城的文化经纬格局。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富成谈及对该墓地发现成果思考时说,大家都认为高等级贵族墓地可能在都城周边,但迄今周边已经发现多个类似于卫星城的早商城址,也未见如此规格的贵族墓地,书院街墓地内城选址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入思考早商时期商人的丧葬文化及其相关礼制性的探索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高等级贵族墓葬往往与国家祭祀等礼制联系较为密切,所谓“率履不越”应有其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考古展示。
书院街墓地无论是出土遗物还是祭祀遗存都显现出极为鲜明又复杂的祭祀行为,同时又与内城东北的宫殿区南北轴线对应,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在商城西北郊河南省体育场发现一处规模极大的带有围沟围墙及多个整牛祭祀等现象的高等级祭祀遗址,从二里岗下层一期延续至白家庄期,被认为是都城郊外重要的高等级祭祀场所,该祭祀遗存在白家庄期废弃后漢崋资本,高等级祭祀的场所迁移至小双桥遗址。书院街墓地、三个铜器窖藏坑与这些祭祀遗址在祭祀功能及行为模式等方面需要深入探讨。
久联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